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正文
学习体会

强化服务意识 为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布日期:2008年06月12日 15:30:48    浏览量:

党的十七大万众瞩目,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国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部署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十七大报告将教育工作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将以十七大报告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七大精神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爱岗敬业,热情服务,潜心钻研业务,为学校的基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尊师重教是党的优良传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真心爱护,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人民群众对办好教育寄予厚望,作为我们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自然更加关注教育和教育的改革。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为此,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七大精神,并把十七大精神与精髓贯穿实际工作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树立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不计较个人得失,自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准则。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教育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不断增强自己的时代责任感。同时,积极学习教育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改革的动态,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树立为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服务、为全校教职员工服务的意识,增强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二、牢记“三个代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

在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的同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校园,推动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协调有关方面作好保障和指导工作,为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解除后顾之忧。自觉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只有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拼搏争先,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深刻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结合“三个代表”,推进基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结合自己的工作,树立责任意识

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能无愧于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要求和希望,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自觉践行十七大的精神实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涵,不仅要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还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充分体现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把十七大精神与基础教育工作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践,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教学改革,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时,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这一内容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教育领域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为保障这一理念的实现,报告中同时提出,要“深化教育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这几项改革是切实把教育理念从增加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应对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从教学理念上看,以我的理解,并不是说作业留的越多,效果就越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能上来。有的学校老师认为,作业留的多,这显得老师对学生的重视,学生再学习不好,与老师就没有太多的责任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留作业是为了在强化中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巩固学习过的基础知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学习关键在于兴趣,在于有意识的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关键在于用实际例子、用通俗的道理,启发学生对学好文化知识的益处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更多地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和家长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既要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更要通过激发学生主体内在活力的方式发挥作用。学生的主动意识被调动了,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就会心情愉快地、踏踏实实地用心去学习,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是再多的作业所无法比拟的。我接触过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动不动就要求抄写几遍作业,基本上是敷衍了事,老师管理着那么多学生,也不可能一一认真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磨刀不误砍柴工,及时地总结学习方法,全面回顾总结学习过的内容,是更有效的学习手段。所以说,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让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或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仅是一种心情的放松与调剂,而且还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社会经验。以学习为主,适当参加这些活动,对学习不仅没有不良影响,而且还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思维、体魄、品格等的全面发展。所以,各有关方面应该对学生作业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该留的作业一定要留,没有实际效果的作业,尽量减少一点,把老师、学生、家长都解放出来,大家都以务实的精神来研究怎样真正把孩子培养成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符合成长规律的人才。

总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普教办  顾传胜)